邳州社区网

  • 13805222271
  • 打造本地最大生活服务平台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2881|回复: 0

关于死亡,我们都是外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16 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里是一个书生的精神家园,我尽量真诚。

d1.jpg

哲学家伊壁鸠鲁告诉我们,关于死亡,我们都是外行,因为我们无法体验死亡。我们活着时,死亡没有到来。当死亡来到,我们不再活。

我们不知道死后会是什么样子,但我们会感受他人的死亡。很明显的如,江河里漂浮的尸体,交通事故中血淋淋的受害者,大火中周身烧焦的年轻男子,强奸后被五马分尸的漂亮女孩,……这些死亡场景,立马就能唤起我们对死亡的恐惧。而如果到处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你就不会想到死亡。

说到底,我们是通过他人的死亡来认识死亡的。

d2.jpg

首先我们会看到,所有动物都会死:鸟的尸体,猫狗的尸体,猪牛羊的尸体……这些尸体,通过视觉的方式告诉我们:死亡就是尸体没有了生的气息,死亡就是生命不再运动,死亡就是尸体会很快腐烂……

所以,死亡的概念在我们脑海落地生根,我们的眼睛“居功至伟”。

如果一个人生来就眼瞎,他光靠耳朵能听出一个人的死亡吗?光靠鼻子能嗅出一个人的死亡吗?看起来是不大可能的,因为不说话并不是生命的必然表征,同样,光靠鼻子也不能断定尸体腐烂的气味属于人。不过,如果经过刻意训练,他还是有希望通过耳朵鼻子来判断人是生是死。

一个人光靠触摸能知道一个人的死亡吗?由于死亡是生命完全停止运动,而完全停止运动的肉体明显有别于还有呼吸的身体,因此可以想见触摸对死亡的认知度会更高。

不过,尽管我们的身体器官可以或多或少地感受死亡,但最直接最能形成经验的仍是我们的双眼,而即使是双眼所见,也只是死亡的一部分罢了。

其实,无论是“看见”死亡,“听见”死亡,还是“摸到”死亡,我们对死亡的感知都离不开感官范畴,也就是说,我们对死亡的认识来自于经验。但死亡又是经验以外的东西,因此,我们有关死亡的经验并非直接来自自身,而只能是基于他物之死亡。

一个健康的年轻人就很难意识到自身的死亡,这几乎就像一个人对着镜子不可能看到自己的后脑勺一样。想想吧,你能感觉到自己正在死亡吗?当你完全静下来了,是不是心脏也在跳动?

不借助他人的死亡,你能想象自己像没有知觉的尸体腐烂一样慢慢地消失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可以说正因为如此,许多情况下我们才对他人的死亡无动于衷。这不是因为我们缺乏怜悯,对他人的死亡毫不关心,而是我们没法感同身受。比如生在和平年代的90后,就有可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始作俑者希特勒充满钦佩之情而对他指挥下疯狂杀戮的史实视而不见。

尽管我们自身很少去想自己死后人们会如何看待自己,但考虑到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完全懂谁,就可以明白,我们自己的死亡他人也必定无法完全理解。

事实上,尽管我们每天都会从亲人朋友、新闻报道或网络信息中看到他人的死亡,大多数人依然不会深入认识死亡的本质。大多数人对死亡的认识止于感性——“你看大明星也死了!“有钱人照样要死!”“谁都有一死,没什么大不了的!”“人死了一了百了,所以健康最重要!”“早死早投胎”,“这么年轻就死了,真可惜啊!”等等。这种认识从积极一面看,它乃是人本能的反应,也不妨说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感;从消极一面看,它却仍停留在禽兽的范畴,并未上升到一个理性动物的高度。

另有小部分人,则对死亡作了理性或宗教性的认识,比如苏格拉底、佛陀们对死亡的认识就蕴涵着深沉的人生思考。他们不光深思死亡的本质,更将死亡辅之于生活,比如苏格拉底的“学哲学是为了更好地死”,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佛陀悟透生死后回归到芸芸众生的选择,这些都是参悟死亡,净化生活的典型。

如果问感性认识死亡与理性认识死亡有何区别,我的思考是:感性认识死亡乃是出于人之本能,就像日常习惯一样是自然而然得出来的结论;理性认识死亡则是基于独立自主的对死亡的思考。

感性认识死亡就是不对的?未必。毕竟,一个人未经训练,也是可能射中靶子的。只是相较而言,感性认识死亡的方式,命中的概率很低,而且由于个人生活习惯和社会习俗强大的惯性,即使碰巧选对了,也只是外来的财富,算不得个人智慧的结晶,所以那些强调“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的人,会更倾向于理性思考,更积极主动地思考死亡。

有人责备我这是有意在为过哲学的生活辩护,其实不是。我只是为所有认真对待生活的人辩护而已。由于哲学在死亡认知上的优势,所以我也就“内举不避亲”,极力推荐大家以哲学的方式看待生死。如果有比哲学更好认识死亡的方式,我也会自告奋勇地推荐。

尽管每个人都可以从周遭的死亡受益良多,我们却很少受教。看到某位名人死了,我们往往难过一阵就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物上。即使是亲人朋友离去,我们也不过在回忆中悲伤一阵,随后又投入到日常琐碎之中。

要是我们身边的人患了绝症,许多情况下我们也只是用陈词滥调去安慰而已。但若是我们自己遭逢绝症呢?

托尔斯泰笔下的伊万·伊里奇,经过多年努力,他成了上司眼中的好领导,妻子眼中的好丈夫,女儿眼中的好父亲,朋友眼中的好知己,上流贵族眼中的绅士名爵。很长时间里,他都为自己取得的社会地位、名望和财富而自豪。可是,一旦得知自己患了绝症,将不久于人世。他突然发现,原来生命是只属于自己的。

仆人照顾你,妻儿担心你,领导看望你,朋友特地跑来陪你聊天。拥有这一切,按理说还有什么不好的呢?可是,他却发现这一切不对劲:因为无论他们如何关怀他,都没有解决他即将死亡的问题,相反,在他们的关怀照顾中,他感到自己被隔离起来了。所有人都在虚假地安慰着他。最后他与其说是死于疾病,不如说死于绝望。

这种绝望,既因为自己多年来没想到自己终有一死,进而让自己满足于流俗的生活,忽略了自己最本真的追求而加深;同时也因为人们沉迷于人情世故,自觉不自觉地回避死亡的问题而加剧。

d3.jpg

借助“伊万·伊里奇之死”,托尔斯泰实际上是想提醒我们:生活的基石如果不由死亡铸就,我们就很可能一辈子都活在虚情假意之中。而要是活在虚情假意中还自我感觉良好,那就不仅是欺人了,更是无可救药的自欺了。

最后把苹果“教父”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说的一段话送给大家:

“一个人只有在认识到自己是有死的时候,才会开始思考生命,从而大彻大悟。不再沉溺于享乐、懒散、世俗,不再沉溺于金钱、物质、名位,然后积极地去筹划与实践美丽人生。”

d4.jpg


作者舒生,非著名90后废才,一直在跋涉的文字匠,自媒体『读书人的精神家园』创始人,苏格拉底的信徒,王阳明思想研究学者,哲学教育终生推广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