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社区网

  • 13805222271
  • 打造本地最大生活服务平台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6308|回复: 0

5岁女童没照顾好弟弟,被妈妈虐打去世,闭眼前仍伸手求“抱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20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养育小孩的确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特别是养育多个孩子,父母一边需要承担工作上的压力,一边还要挑起教育孩子的担子,所以在情绪激动的时候,第一反应大多数是打骂孩子,而很少用孩子可以接受的言语和行动来说服他们。甚至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失手将孩子打伤、打死,酿成了无法挽救的错误。



"妈妈,抱抱"

在农村里,有很多家庭都是二胎甚至多胎的结构,大部分父母对老大的态度都是严厉的,他们默认老大是这个家的顶梁柱,是来帮助父母带弟弟妹妹和干活的,小栗就是这万千个老大之中的一个。

某个饭后的周末,妈妈嘱咐小栗照顾好弟弟,出门去买菜,当小栗在看电视时,弟弟突然偷偷爬上沙发玩,结果摔滚了下来。当妈妈回来看到这个场景时,拿起一旁的棍子就开始打小栗,打了好一阵,看女儿突然吐鲜血,这才意识到下手重了,赶紧带小栗去医院,小栗在妈妈怀里还伸了手希望妈妈抱紧她。医生经过抢救遗憾表示,孩子的脾脏部位被打到破裂,无力回天了。就这样,这位母亲痛失了可爱的女儿。看着小孩奄奄一息的模样,众人皆指责这位下狠手的妈妈。



虎爸虎妈:"不打不行"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样的说法,对待小孩"不听话"的时候,父母都会把"好好说话是没用的"挂在嘴边。

而面对父母采取暴力的惩罚方式时,大多数孩子会聪明的认错,也可以做到下不为例。但这样的教育方式真的可以令孩子们更积极地成长吗?

在初为人父人母的时候,每个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过得开心就好,但又有多少的父母真正做到呢?在每次打完孩子的时候,发泄完自己的情绪之后,有没有真正思考过为什么孩子总是需要被打才"听话",有没有把小孩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呢?



暴力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吗?

    自卑情绪凸显

长期使用暴力教育孩子的话,在孩子身上留下身体记忆不说,在他们的心理上也一次次记下伤疤。

因为很多事情其实是芝麻点大的事,只是凑巧父母情绪上不稳定,所以一气之下就开骂,骂完接着打,完全不接受孩子的"辩词"。长期下来,小孩会产生自卑心理,长大后在面对外界的时候,很可能会为了掩饰自己的不足和敏感,而假装成为一个每天都很开心的人。
    容易敏感,遇事习惯逃避

在暴力教育环境下成长的小孩,做事会变得谨慎起来,比起其他同龄人更会看别人的眼色。这就很容易影响独立人格的培养,更多地影响他们变成一个圆滑、世故的人,并且只要察觉到前方有困难,他们很有可能会以最快的方式逃避问题,不敢直面。



该如何克制家长想"动手"的心

    从小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

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属品,家长对小孩说的每句话都应该细细斟酌,换位思考,如果是自己小的时候,会希望父母怎么跟自己相处。
    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孩童时期,家长就是小孩模仿的对象,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就应该也约束自己的行为。
    使自己的角色变"弱"

家长需要严厉的部分只在一些生活原则问题,需要教育孩子不要做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除此之外有许多事情都不是什么值得大打出手的"大事"。

家长不应该时时刻刻都板着一张脸对孩子这也不满意那也不满意,而是应该更多地把自己变"弱",对孩子释放"需要帮助"的 信号,这样一来,孩子的学习欲望就会变得强烈,自然而然就会成为家长们心中优秀懂事的娃了。



尊重不仅仅限制于成年人于成年人,在家庭之中也必须把尊重放在心上,只有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人格是被尊重的,他们才会更愿意跟家长真诚沟通交流,从而也省去了家长需要"动手打人"的机会,促成更好的家庭关系。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小A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