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似一片秋 发表于 2021-12-21 15:55

邳州市道德与法治研讨活动在明德实验小学举行

为了帮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正确理解教材、用好教材,落实德育的理念,实现“立得树人”的目标,11月25日上午,邳州市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生活化”主题研讨活动在明德实验小学举行。

https://pics2.baidu.com/feed/b90e7bec54e736d16c5489a215dacfcbd462696c.jpeg?token=299330480b1cdd4e4a7072d05311735b


明德实验小学的刘振兰老师执教了四年级上册《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一课。刘老师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她合理利用教材,通过小组合作、金点子集赞等活动,让学生经历了情感体验,提高了学生对家庭贡献的认识。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活气息浓厚,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构建了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奚仲路小学的陈卉慧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上册《我们小点儿声》。陈老师善于抓住课堂生成资源,让学生“说做法〞“表演做法”,通过直观的情境表演,在模拟、思考、评价中掌握方法,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了具体指导,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https://pics7.baidu.com/feed/4610b912c8fcc3cec4e241d414cf5681d53f204e.jpeg?token=5792016c84f31d1752924407142f4fb1


建设路小学徐广明老师以《课堂活动实施的智慧》为主题对两节精彩的公开课进行了点评。他从“正确理解活动的目标指向”“围绕教育主题设计教学活动”“追问实现活动的情感升华”“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和格局意识”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引起了与会老师的共鸣。

https://pics1.baidu.com/feed/b03533fa828ba61e18c3074bc6be1703304e593d.jpeg?token=4f3ceb22be9393cbe5afc608b85d4e86


市教研室小学教研员王琳老师以《如何构建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为题,深入浅出的阐述了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中的一些问题及对策。王老师指出:教材具有指引目标的作用,教材的场景只是个例子,教材具有启发的作用。她的精彩阐述让在座的老师豁然开朗,受益匪浅。

https://pics0.baidu.com/feed/359b033b5bb5c9eae8fd620953b336093bf3b366.jpeg?token=fe13e8e884c87b8dddec407f1d07d4aa


活动最后,明德实验小学副校长于彦民对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他指出:教师心中要有课程,要合理利用好课程资源,实现目标的指引性、启发性,从多层次、多角度打开学生的思路,真正发挥教材的价值作用;要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研究学生生活中的问题矛盾,最终达成教学生活化的教育理念。

https://pics5.baidu.com/feed/c9fcc3cec3fdfc033a1ac0dc5ab5079da5c22683.jpeg?token=043c9aa7a19af4f0d74bf1b3384573d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邳州市道德与法治研讨活动在明德实验小学举行